·开启理解之门 通往学生心灵

作者:刘明壮
读罢李镇西老师的著作《做最好的老师》,掩卷沉思,李镇西老师是从平凡中升华的神,我被他的思想同化着,被他里面的故事深深感动着,深深震撼着。 
    不经意的一次对学生的处罚,他伤心后悔了大半辈子。从此,李老师暗暗发誓:绝不再罚站迟到的学生!他变得“特别爱学生”“从不伤学生的自尊心”。
    要说李老师的行为有过火的话,也谈不上。学生安妮常常迟到,而且据她母亲说,是因为“安妮动作太慢”。动作太慢的安妮又将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,当她再次迟到,这不得不让李老师生气了!李老师“罚”她站在外面5分钟,而后又让她进教室站10分钟。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,但问题是这发生在一个身患绝症的学生身上。而此时的李老师又蒙在鼓里,直到不久后,当学生告诉老师:“安妮今天早晨死了”时,他“心里一颤”,手中的试卷也跌落在地上,他痛心疾首,深深自责,当夜含泪写下了长达五千字表达悲痛哀思和沉重负罪感的文章。
    读到这里,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平时的一些教育行为,也值得好好反思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征:教师是权威,是知识的拥有者,学生只有服从。“师道尊严”的思想时常在我们头脑中作怪。对于学生某些出格行为,不是一脸严肃,就是大声呵斥,很少静下心来走近学生去关注他们,了解“不正常”行为背后有哪些是“正常”反应。譬如,在让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里,有时学生会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,教室里嗡嗡声不断,遇到这种情况,我的反应是“学生不守纪律,无心作业,太不象话了。”这时的我会发火,还会一遍又一遍地呵斥:“别讲话了,谁喜欢讲话谁出去!”但这样的训斥效果并不明显,刚刚被平息了的“讲话风波”一会儿就会反复,真让人心烦啊!记得有一次,我又看到班内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脑袋凑在一起喁喁细语。这回我没有发火,耐着性子走过去探问:你们在讲些什么呀?能不能讲点我听听?学生见我态度平和,不像要批评他们的样子,就纷纷告诉我:“老师,我们在讨论题目呢。”“有一题太难了,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解答?”哦,原来是这样!于是我走回讲台给学生讲解起题目来。学生经我一点拨,豁然开朗,随即就“沙沙”地写起来,谁也顾不上讲话了。
    由此,我就想到了,了解学生的需要,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增进师生关系,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因素。一般地说,学生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体现于他们的情绪之中。学生需要的满足过程又体现于学生的意志行为中。关心学生的需要,尊重他们,走近他们,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,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。
    我们常常会谈及教师的爱生问题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爱,不是像父母爱孩子那样关心多于教育的爱。教师的爱更多的是一种责任,一种理解,一种宽容,一种帮助,一种对学生的尊重。它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关怀与合理促进。要将对学生的爱化成工作的源动力,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。一句节日的问候,一声见面时的亲切招呼,都将使我们的心头温暖,幸福满怀。
    教学生涯已达十余年,也口谈仁爱、博爱,但又有多少次是真懂得爱,只知道让他们遵规守纪就是爱,只知道让他们尽快完成作业就是爱,只知道尽快完成教学任务,当教与学发生冲突时(教学效果不明显),往往怪罪于学生“笨”,完全不顾学生感受,大肆斥责就是爱!现在想来,有不少做法是需要纠正的,给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“师源性心理伤害”,而它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教育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。
    德高为范,学高为师。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效仿的榜样,并能在其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。因而,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,提升职业道德,满怀一腔工作热情,将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间,让它生根发芽,期待明天收获更多更芬芳的桃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