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6年-1962年初中36班、高中12班
李庆玉
余年十四考取深县第一中学,初中三年,高中三年,共六年,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。深中校址在县城南关,校长宿子衡。是以记。
01
考取深县一中
(1956年9月1日)
蓬门未见高楼房,入夜街灯列两旁。
胸前校徽红光闪,路人称羡农家郎。
深县第一中学
(2018年3月)
深县中学负盛名,
号称省立第一中。
天灾人祸困难日,
同甘共苦师生情。
教师资深好学问,
学子刻苦肯用功。
教育战线称模范,
桃李满园颂东风。
02
下乡支农
(1958年10月)
在大跃进高潮中,学校组织学生下乡支农,到农村参加了一个多月的深翻土地劳动,据说土地深翻能够增加粮食产量。
跃进年代豪气发,深翻土地一尺八。
干劲冲天如猛虎,铁锹翻飞似浪花。
手磨血泡成老茧,汗滴沃土映朝霞。
日晒雨淋何所惧,光荣榜上红旗插。
03
经受考验
(1959年—1961年)
三年困难时期,粮食定量减少,副食品奇缺。宿子衡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作了团结奋斗、共度时艰的动员报告,全校师生齐心协力,度过了难关。
求知欲望比天高,历尽艰辛不动揺。
采来野菜和根煮,捞取藻草拌粮烧。
老师学生皆浮肿,城市乡村无计逃。
校长动员响耳畔,经受考验在今朝。
宣讲十二条
(1960年冬)
深县中学很重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,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。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方针,并制十二条政策,要求连夜传达给农民。是年冬天,学校组织学生到县城附近农村宣讲党的十二条。
夜黑天冷道路滑,怀揣金策到农家。
原汁原味读文件,一字一句总不差。
中央政策及时雨,犹如大旱望云霓。
放权松绑求发展,感动乡民泪沾衣。
条条政策合民意,允许民有自留地。
农贸市场亦开放,农村恢复当可期。
我本扎根在农村,天然理解乡土心。
愿与农民同忧乐,立志服务亿万人。
附.作者:李庆玉,1942年6月10日生,汉族,深州市唐奉镇陈屯村人,1956年9月1日考取深县第一中学,1962年7月毕业于深县第一中学(高十二班),考取北京政法学院(现中国政法大学),1968年4月毕业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工作,历任卓资县公安局教导员、乌兰察布盟公安处副处长、内蒙古党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、政法委委员、副书记、公安厅厅长、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,2007年退休,现居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,联系电话:13904711581。因人在外地,手头无其他资料,仅将一点文字寄去,聊表对母校七十华诞的祝贺!
2019年11月21日
上一篇
下一篇
深县中学,久负盛名(原创)
添加时间: